在我国诸多工艺美术中,祥韵牙雕艺术是具有独特风华的一门,即成天然与人工斧凿之美的结合,颇受世人青睐。辽、金、元、明、清历代帝王,都曾把牙雕制品作为皇家供品而倍受重视。
祥韵牙雕技艺分为圆雕、浮雕、镂雕和浅雕、微雕。浅雕其始于明代,繁盛于清朝,渐而发展成一门独立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,曾被召为宫廷“牙作”,这其中以江苏常州地区发展最具代表,明末时期,出现了浅雕大家张希黄,晚清以来,又相继出现了周之礼、张楫如、吴昆、薛佛影、闵雅兴、杨雪芳等一大批名家。发展到当代,苏工浅雕已与北京立雕、广东镂雕一起,成为当今中国牙雕三大流派代表技艺之一。
《释迦说法》作品鉴赏
牙雕浅刻艺术是最接近中国书画的表现形式,祥韵牙雕在众多浅雕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,融入了国画的笔意墨韵,山水、人物、花鸟鱼虫等元素,刀法里有笔法,刀笔相融,再充分利用原料的自然纹理与画面效果相结合,得以天人合一,方寸间可见不凡。
《群仙助寿图》作品鉴赏
浅雕首重刀法,其次是上色,工序一般是从选料、开料、平整、打磨、抛光、定型,然后绘画创作,进行雕刻后垫墨上色,如需彩绘,则在墨色的基础上逐步施加。牙原料与中国画使用的宣纸存在质的不同,宣纸有自然渗化的功能,而浅雕的着色,浓淡厚重必须以水墨逐步层层添加稀释。根据作品本身的要求,由淡渐深、由浓而淡,用水来掌控,循序而进,才能确保作品的水墨层次视效。浅雕技艺与中国书画一样,讲究的是用笔(刀)用墨,求的是笔(刀)墨神韵,山水要气韵生动、色彩要浓淡有序,人物传神,花鸟意趣。
《文会图》作品鉴赏
苏州有着固有的传统以及相对的文化氛围,苏州祥韵牙雕一直保持着东南地域文化的特色。特别是吴派、虞山派、娄山派绘画艺术对牙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,故苏州牙雕一直充溢这浓郁的文化气息。苏州牙雕总体风格典雅醇厚,艺人善于用隐起手法,在其隐起适应的面上施展技艺,形象生动,意境幽远,布局疏朗得当,给人以适静之感。